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卡伦湖文学社郎自元(92岁)谢世,选发此文,以示悼念

  • 神游物外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8550
  • 回复:1
  • 发表于:2014/10/7 5:23:01
  • 来自:吉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九台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
卡伦湖文学社郎自元(92岁)谢世,选发此文,以示悼念



 

     浅谈文学创作的诗与情——- 作者郎自元(时年88岁)

        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,在饱经沧桑的岁月中铸就了辉煌灿烂的优美文化。它千姿百态、波澜壮阔,它犹如黄河、长江日夜兼程,奔腾不息,源源不断地哺育着炎黄子孙。中华文化(多元化文化)博大精深,在它的灌溉下,历代圣贤辈出,谱写了世界瞩目罕见的经典巨作。一部《康熙字典》收了上万个字词,一套《四库全书》涵盖了所有的经、史、子、集,《大藏经》更令人称奇,鲜不多见。此等珍宝,说句自豪到话,为华独有,外洋只好流涎赞叹而已。 
        诗、词、歌、赋之多浩如瀚海,它时时催人奋进,向着美好的生活境界攀登。
        诗歌是文学丛中的一枝奇葩,由于它的社会功能显著,历代受到人们的青睐,它的命光愈燃愈烈,它有着绝对雄厚的沃土,其花怎能不硕果累累。诗歌文化在人文教育方面,受到家、社会以及为政者的高度重视。
        《诗经》里的国风《关雎》篇中提到: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。君子求淑女达到废寝忘食,坐卧不安的地步,何以至此?这是问题的所在。
          我们姑且放远说近,最近欣赏了电视剧《嫂子》,从嫂子的身上,不,从作者刻画的典型人物身上,亦即典型人物的作为,似乎是有一种新的东西在萌生似的。它是我华族固有的珍宝,不知何故沦落已久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我很佩服这位剧作家,他贯通古今,深谋远虑,没有如此魄力,怎能写出这样的辉煌作品呢。本剧的主题歌即是声嘶力竭地呼唤着、告诫着我们需要像嫂子这样的人啊!个人需要、家庭需要、社会国家甚至全世界人都需要啊!嫂子道德高尚,嫂子一生只知道为别人啊!
          一个纯粹善良的人,她的心底是慈悲的。使别人愉快、欢乐的活着叫慈,救拔别人的痛苦,使其也高高兴兴地活着叫悲。
         嫂子拯救的是那一家缺爹缺娘失去了大哥的大大小小的落难孩子,是那一摊乱麻似的家务事。嫂子不想自己吗?她克己复家把苦楚咽进肚子里了。嫂子治家有教有方、有规有矩、有疼有热,以贤妻良母的崇高形象苦奔苦业地暗泣里奋进啊!哪个孩子出息了,哪个孩子成人了,嫂子心里马上开了一朵宽心花。嫂子把所有的孩子看成自己的眼珠,怕这个屈,怕那个苦,嫂子为他们心碎了,发白了,直到最终积劳成疾啊!
        嫂子主持的家庭会议,实在令人耳目一新,你看孩子们是怎么坐次的,有大有小,先后有序,他们持何态度——对嫂子由衷崇敬。嫂子对他们的教育是严肃的,一本正经的,是圣贤式的道德教育。这样培养后代是今天不多见的。但嫂子始终不渝地把孩子们先后一一地安排就绪,嫂子才放下了万金重担,考虑下自己啊!
        这样可歌可泣的人,哪个男人不愿意求得呢?哪个男人不愿意和她匹配呢?说到底嫂子就是当代的“窈窕淑女”,她不也和《诗经》里的“ 窈窕淑女”同样散发着具有高尚妇德贤妻良母式的芳香吗。
        这样宏大的主题,作者以剧的形式表现出来,剧,也是文学作品,可见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是没法估量的。那么文学的实质到底是什么?如何去理解它呢?
        我认为:文学不仅是慰苦、表乐、怡情、养性的绝妙工具,而且是兴国的大业,不朽的盛事。
        写到这里,我想起了一个并列词组(短语)来:“诗情画意”。如果分开,就是“诗情”、“画意”,都成偏正结构了。偏正结构的前后关系是: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。“诗情”是以“诗”修饰“情”,这样“情”就为主,“诗”就为副了。  “画意”呢?也是如此变化。
        要说的目的,不在于解剖词汇,不是学词汇,而是让你晓得“情”在诗歌中的地位,“情”与诗的关系。即是说“诗”离不开“情”;“情”是诗的灵魂,情消诗无;无“情”的诗,就等于植物人一样,那还能算做人吗?同理没有“情”的“诗”,那还能称为“诗”吗?
       且看诗圣、诗仙、李白、杜甫、王昌龄等诗人的诗,经久不衰,妇孺童叟,至今还念念不绝于口啊!这不都是“情”在呼唤 吗?情在共鸣吗?情对人来说是永恒的。
       王维的《相思》:“红豆生南国”,是托物寄情。王昌龄的《闺怨》写的是妇女刹那间引进的感情波动。李白的《夜思》只二十个字,胜过千言万语。诗人抓住谁无故乡之情而成诗,成为千古绝唱。杜甫的《月夜》“闺中只独看”句,本写自己思家却写妻子在想他。真是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。杜甫的扑捉不正是诗“眼”吗?所谓诗人之道高,不就高在此处吗。
        总之,好诗都在情上下功夫,情在诗存,情无,诗虽存而实亡也。
 作者:卡伦湖文学社 郎自元 

  
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,不再提供回复功能,请勿尝试回复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