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湮没的古迹九台头道沟的庙宇和"神树"

  • 卑微旳嗳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4971
  • 回复:1
  • 发表于:2019/4/19 8:25:54
  • 来自:吉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九台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无论是城市村镇,大凡一个地方,总有其标志性的建筑。更早的时候,村屯的标志性建筑多为寺庙,它们承载了当时人的信仰,烙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中。村屯中曾经的"古迹"很少见于史料志书,但它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记忆。王树山和王玉玲是九台头道沟王家的叔侄二人,他们想通过自己的记忆与调查留住一段历史。

 

小时候,在家乡九台头道沟,有几处别致的风景:残垣破败的火神庙学堂,高高矗立的汉白玉大理石碑,硕大肃穆的大铁庙钟,遮天蔽日的百年"神树",终年紧闭庙门的娘娘庙。当时的人们,并不知道这是古迹,对此也并不珍惜。孩子们在这些景致前面玩耍嬉戏,已经习以为常,很少有人留意。如今,这些古迹早已消失,记得它们的人也越来越少了。

 

闯关东的王姓家族

 

与头道沟火神庙

 

说起村子里的火神庙,这与我们王姓家族闯关东的历史还有紧密的联系呢。早在清乾隆年间,王家祖上从山东莱州府闯关东来到东北。据老人们讲述,当时的王家祖上有兄弟四人,初到东北时,在九台地界的马家岗子一带落脚,他们在那里建屋开荒。当时的九台,草密林深,随处都是可开垦的黑土地,春种秋收,日子温饱是没有问题的。但好景不长,一场无名天火将兄弟四人搭建的茅草屋烧成了灰烬。火灾过后,无奈的兄弟四人又携妻带小南行,到今天的九台头道沟落脚。从那以后,当年王家的第一落脚地就被称为"火燎岗子"。

 

后落脚的九台头道沟在人们看来,实在算得上是风水宝地,它濒临一条大河,早年的这条河叫杨家河,河水很宽,沿河边有无数泉水从地下冒出并汇入大河。屯子中后来又陆续有闯关东来的老乡加入,张姓、李姓、牛姓等形成几大家族,分别划分了地盘。屯邻通婚,人口不断繁衍,屯落日渐扩大,每家开荒占的耕地都很多。王姓兄弟四家,日子逐渐兴旺起来后,想起昔日"火燎岗子"的大火,心生敬畏,就商定要集资建一座火神庙。

 

他们将庙址选在了屯东河西岸的峭壁高处,这里滨水临峰,顶部宽阔。庙宇很快建起来。当时的火神庙占地约一垧多,庙门南开,门口石礅上立着旗杆挑着长条杏黄旗。庙四周用草泥筑起围墙。院内南北两座灰瓦坯房。南栋房中间为正门,两侧为庙内道士及各类管事人员居住。北栋为庙宇正殿,供奉火神祝融。火神庙院内宽敞,设有几处香炉,还有松柏古树甬道等。庙外,庙门正南方的一处高地,矗立着一块精致的汉白玉石碑和一口铸铁大钟。石碑高2米多,有长方形底座,面南而立,碑前后两面镌刻着文字,石碑眉顶处刻着显赫的四个大字:万古流芳。大铁钟是庙钟,底口直径在1.5米左右,被三根粗圆木呈三角形架在空中,每天早晚都有管事人敲钟,报时辰。方圆十几里都能听到钟声。建成后的火神庙香火很旺,逐渐成为头道沟村的显赫标志。

 

祈求人丁兴旺的娘娘庙

 

在火神庙东北方向,河流东岸滨河转弯处,曾有一座娘娘庙,规模不大,只一间娘娘神堂和一间比神堂宽一些的守庙人的住房。这座庙为何而建,建于何时,都没见过文字记载,也没听过完整叙述。只听说这处娘娘庙供奉的是观音菩萨。

 

按道教神话传说,道家始祖是鸿君老祖,麾下有三大天尊,元始天尊为首,其名下有十二位金仙弟子,十一位男性和一位女性,排名第九的慈航道人,又称慈航大士,就是民间传说的"送子娘娘"。后来慈航大士转皈佛门,在释家佛祖名下号称观音菩萨。所以,观音菩萨的前身是"慈航送子娘娘"。基于此,这娘娘庙就有为人丁兴旺而建的说法。此道观门向北而开,常有香客烧香上供,跪拜求子,以求家族添丁进口,兴旺发达。

 

头道沟的老辈人都知道,娘娘庙与火神庙在这里同时存在二百多年,娘娘庙一直保留到新中国初期。但神像早在1935年前后就被日本人拆掉了,只剩下庙堂和守庙人的居室。

 

火神庙的消失

 

老辈人说,1935年前后,即伪满州国时期,头道沟火神庙被日本人强行拆毁,神像被扔到土岸下河边沟里,毁了神容,没了神威。日本人在庙院内改建洋学堂,南北两座庙殿改建成两个教室。有四五个教师和一个校长。第一任校长叫张印,就住在学堂北栋房宿舍。时隔很短换第二位校长孔庆生,住学堂南栋房宿舍。后又换成第三任校长薛先生。家父当时在学堂内任国文教员。同村的祝凤久先生在学堂内教日语,是最年轻的教师。解放后,祝凤久仍旧教书,后来在九台第三十中学离休。庄重神圣的庙宇被毁,改成了学堂,但也是门庭破败,残垣断壁,门窗破碎,蛛网密布。燕雀飞进飞出。

 

解放后,学堂的操场成了八路军部队操练的场地。硕大的庙钟在解放初期被用作召集村民集会的信号。只要听到木棍敲响大钟,村民就知道要开会了,就自觉地到学堂操场集合。直到1958年,全民大炼钢铁时,这口三百年的大钟被投进熔铁炉中。那座汉白玉石碑,在几十年后也被人们砸碎当成了铺路石。

 

村里曾经有一棵

 

三百年的古树

 

曾经,头道沟及附近村民都知道村里有一棵古树,被村民称为"大神树",这是一棵古老的大榆树,位于王姓家族街坊北面百米方圆之内。这棵树高达五十余米,树荫覆盖的地面直径足有五十余米见圆。上世纪五十年代最茂盛的时期,其直径可达三四米,要五六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合抱。

 

古树形状对称优雅,就像人工修剪的一样匀称。从地面到树丫处有5米多高,树皮苍老粗糙,褶皱沟纹棱角清晰,但却不生枝芽。5米以上则枝叶繁茂,呈大蘑菇状枝条,匀称四射,向阳面和背阴面都是一样。越往高越变窄,到顶尖处变成浑圆的穹隆,枝叶茂密程度与十来年的小树不差。树叶也大,是普通榆树叶的二倍。

 

春天,万物复苏,大神树上成串的榆树钱随风摇曳,引诱孩子们搭成人梯上树采摘。春光日渐变暖,榆树钱成熟变黄,随风飘落在大榆树周围。飘到远处的就成了种子,孕育出小树苗。夏季,赶路的人常在这棵树下躲避日头和大雨,人们或三五个或六七个聚在一起,树荫下多时能有七八伙人,大人小孩都有。也有人溜边找一个僻静处,铺下衣衫睡上一觉。这时,古树下是村民的消息集散地。一些张家长李家短的故事都是从这里传到屯子里,甚至扩散到外屯。此外,古树枝叶繁茂,也成为各类鸟儿造窝的好去处。在不同高度的鸟窝有十几个。

 

村子里的人对这棵古树满怀敬畏之情,称它为"大神树"。每到过年,村中长辈会在大树的枝条上挂上4盏红灯笼。以前医疗不发达,村里人家每有大人小孩生病,就到树旁烧一柱香,叩头跪拜,口中念叨着"神树保佑"之类的话,赶巧小孩的病好了,人们就归功于古树。

 

到了夏日,如果连续几个月不下雨,人们会到古树下祭树求雨。在火神庙前搭台唱戏,请求龙王爷降雨。一般来说,祭祀活动是在古树正南方设香坛,摆上猪头贡品等。由保长带领乡亲们跪拜叩头,口中念念有词"求龙王爷赐雨"之类的话,每日一次,连续三天。凑巧的事总是有,有的年月,仪式过后真的会下起雨来。所以民间就有"拜神树求雨"的说法。但大多时候这种求雨方式属于徒劳,劳民伤财。

 

关于这棵树的历史,在家族中是这样讲述的:王家祖上四兄弟在这里生存下来后,人口逐渐增多,繁衍成四大支脉,搭建的茅草土坯房也都有序排列,各家房前屋后划成菜地田地。为了标明各户园地边界,在分界处都栽了树。这种以成行的树作边界的现象一直延续了三百多年。而那棵古树最是生长旺盛,枝叶繁茂。人们觉得奇怪,认为它是家族兴旺的标志,对它格外珍惜,就这样,这棵老榆树伴随王家在头道沟生活了三百多年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古树被当做"四旧"砍掉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 

责任编辑:
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